• 【好会计财税】差旅费问题上处理不好,将会导致税务风险!

    差旅费是企业经常性支出项目,从税务机关近几年查处的各种案例情况看,很多企业在差旅费上涉税问题很多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  企业财务人员一般认为,只要取得真实发票,差旅费在费用中列支就没问题,其实不然。财务人员一定要注意把握以下规定:

    1、《企业财务通则》(财政部令第41号)第四十六条规定,企业不得承担属于个人的下列支出中第一项就是:娱乐、健身、旅游、招待、购物、馈赠等支出。

    2、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,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、合理的支出,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。

    3、《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》(国税发〔200084号文件)虽已作废,但对差旅费的合理性如何确认有一定借鉴意义。文件中第五十二条规定了差旅费支出是否具有合理性,必须附有以下一些材料:出差人员姓名、地点、时间、任务、支付凭证等,只有这些资料齐全,才能证明其业务真实,并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。

    因此,我们可以知道,涉及差旅费的问题,仅取得真实、合法的凭证是远远不够的,还需要详细资料进一步证实能否在企业经营费用中列支。

    下面我们通过一则案例进一步理解相关问题。

    案例:

    A公司员工规模较少,但经营费用中的差旅费支出占企业管理费用的比例极高,且每年单笔金额在十几万元以上的情况较多。同时,在该公司账务中记载的差旅费支出中,其所附凭证大多为各旅行社或酒店开具的发票,涉及国外差旅费的部分所附凭证为酒店出具的确认单和发票。除此,再无其他资料。

    后果:

    这种情形会引起税务机关的注意。税务机关检查人员对该企业此类业务开展详细核查和研究后,发现A公司差旅费中存在的税务问题有:

    1)、旅行社所开具的发票虽真实合法,但所附合同条款内容都是几人到某地,承担交通费、游览参观费、食宿费,无法证明与企业取得收入有关。

    2)、经过进一步核查发现,涉及国外差旅费的部分,该企业虽取得了当地酒店的发票,但酒店确认单上的人员姓名并不是企业在职员工。

    3)酒店出具的发票虽都为真发票,但金额超过十万元以上的发票开具时间大多在法定节假日。并且,除了发票,该企业无法提供任何其他凭证。

    最后,税务机关核定了:这些非正常的大额差旅费,均为企业老板的家庭支出。

    同时,根据《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》(财税〔2003158号)第一条规定,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、家庭成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,视为企业对投资者的利润分配。应依照利息、股息、红利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,其支出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。

     

    结论:

    A公司将与企业经营无关,但因取得了真实合法的发票,财务入账时直接在管理费用中做了列支。这样的行为,税务人员最后对企业作出所得税纳税调整并补缴企业所得税的处理,同时对未履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的行为作出处罚。

    所以说,在差旅费问题上处理不好将会导致税务风险,而企业为此承担的不仅仅是行政处罚,还会影响到企业信用级别,得不偿失。因此还望企业在差旅费的财务处理上要慎重以待!